疫情期间,大医一院400余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主动请缨,反复13次参加外采核酸队伍;有的义无反顾,奔赴市集中隔离救治中心等全市多个点位当起抗疫卫士;有的坚守阵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严守生命线,为争分夺秒的竞速随时准备着。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疫情当前,鲜红的党旗在抗疫前线高高飘扬,这是集结令,也是冲锋号。在持续奔波的核酸采样队伍中,柏全豪、刘欢作为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连续13次志愿参加核酸采集。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附一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志愿采样工作,与他们携手并肩战斗。本轮疫情,大医一院市内院区及金普院区共派出核酸采集队伍30批次,2714人次,采集核酸近257万人次。


4月12日,由检验科为主,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中心实验室、病理科、血液科、肾内科、生殖医学实验室等多部门医务人员联合组成的25人支援大检方舱检测医疗队队伍集结出发,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的核酸检测工作。这支队伍中,12名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守护好百姓的生命与健康,是我们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目前,已累计完成了43555管样本、共计43万余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

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先锋表率。大医一院多名党员医护人员坚守在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大连中心(市第六人民医院)、大连市新冠肺炎方舱医院(大连市集中隔离管理医院)、大连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大医一院张前路医院)、隔离酒店等多个点位,纷纷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先后进入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大连中心工作的大医一院128名医务人员中,党员便占了近四成。

自3月大连疫情开始,21年党龄的李邦军从张前路医院的流程、制度制定,转运患者,到前往协助大连市新冠肺炎方舱医院收治工作,面对满负荷的工作,他严守岗位、未曾懈怠,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无暇顾及爱人与初三紧张备考的儿子。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大医一院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党徽在寒风熠熠生辉
有着12年党龄的赵天宇,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始终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的坚守在发热门诊,不分昼夜的奋战在工作岗位。在发热门诊全体党员共同努力下,抗疫2年多的时间里做到了零感染、零漏诊的战绩。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及张前路医院检验科负责人的丁大朋同志,几次疫情期间,带领张前路医院检验人员,多次成为大连市新冠病毒筛查的哨点,无一例漏检。只要工作有需要,他就会默默地安顿好家中年迈体弱的老人、两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和长期病休在家的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中。丁大朋同大医一院其他党员同志一样,面对疫情从未畏惧,始终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在院党委的号召下,在各党支部、各部门统筹下,医院成立了数支防疫“守门人”队伍,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救治患者、标本检测等各个环节都有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身影。面对发热的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与排查,他们恪尽职守;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监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嘴巴说干,喉咙嘶哑,他们从未退缩;开辟急救双通道,问诊、急救、护理……疫情下的医疗工作井然有序,他们坚守生命。他们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救治作为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考场,全力以赴发挥着前沿哨点作用。春寒料峭中,他们舍一己安危,筑一道防线,守一方平安。
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大医一院党员逆行的身影;
哪里有战斗,
哪里就有大医一院党组织坚强的堡垒!
(党委宣传部)
哪里就有大医一院党员逆行的身影;
哪里有战斗,
哪里就有大医一院党组织坚强的堡垒!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