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抗疫记

【抗疫记(226)· 坚守】| 300“大白”雨中坚守 共待天晴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1-11-22
  • 本文被阅次数:2746
 11月21日
大连市启动第五轮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大医一院300名“勇士”
“疫”呼百应
雨中集结
“疫”无反顾再出发!

      11月21日早6时,天刚蒙蒙亮,由100名医生与200名护士组成的300人核酸采集队响应号召、闻令而动,在联合路院区大厅整装待发。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刘晶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队员们送行。刘晶书记感谢医疗队员们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贡献,并叮嘱队员们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遵守操作规范,在工作中发扬大医一院做什么都要好的优良作风,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刘晶为队员们送行
      这支17天来派出人数最多的医护队伍,冒着冬雨严寒,为了抢时间,顾不上打伞,在雨里奔跑的队伍像一条水龙,抖擞着精神。天虽然还黑着,但大医一院300人的核酸采集队伍已照亮了整个城市!
      到达检测点后,他们顾不上休整。迅速换上防护服,佩戴好防护用具,争分夺秒、密切配合,投入“战斗”。
      省、市领导在核酸采样点随机抽查了队员感控知识。这自然难不倒大医一院的核酸采集队员。对答如流的队员们获得了在场领导与专家们对大医一院医护人员能力的肯定与赞许。
      雨水冰冷,阻挡不了大医一院核酸采集团队的辛勤付出。一列列井然有序的队伍、一声声“谢谢”、一个个配合的“啊~~~”这些点点滴滴让队员们备受感动,也鼓舞着大家继续坚持,我们一定能赢!
      解释说明,他们的嗓子累到沙哑。一人几千例的采样,他们的胳膊累到酸胀。只需十几分钟,身上的衣服就会被冷风吹透,他们便踮起脚尖原地跳几下。顾不上冻得红肿的双手,他们只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让大家少排队,少受冻。
      看到采集队员们尽职尽责的坚守在岗位上,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小姐妹给大医一院采集队员们唱起了歌,比爱心,以表达对她们辛苦付出的感谢。甜甜的歌声,暖化了现场采集队员的心。
      一位年轻小伙,在核酸采集后,将一个“大白”模型送到了采集队员手中,笑着匆匆离开了,虽然没有任何言语,但一个和队员穿着一模一样的“大白”模型,给忙碌的采集工作带来了一丝乐趣,更让队员们从心底升起了一股暖意。
      爷爷因为害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影响核酸采集的工作进展,现场给孙女看视频示范。
      无论是周末休假在家还是繁忙工作的人们,都积极参与到核酸采集中,你看,美团小哥那么忙,也抽空来做了核酸。
      公交车变身流动核酸采样车,市民们前门上后门下,秩序井然。四敞大开的公交车,冷风呼呼地灌进来,让人忍不住打哆嗦。但是,为了能减少市民室外的等待时间,队员们忍着刺骨的寒冷,高效高质地加快手上的采集动作。
      队员们来到敬老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采样,把核酸采样“做到家”。他们来到每个老人的床边,耐心引导老人配合采样。“老大爷,张口发出‘啊......’音,很快就好了。”队员们一边耐心地安慰老人,一边认真利索地采样。

夜幕降临,他们也不停歇,
连续奋战12个小时的他们,
共采集核酸近29万人次
萤火虽微,愿为其芒。
他们是这冰冷雨夜中最温暖的灯。
感谢一起努力抗疫的每一个“你”。
(稿件来源: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大医一院核酸采集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