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期,他们团结一心,
尽自己所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坚定,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
今天是去庄河采集第16天,队员们依然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虽然辛苦,但在医院陆续送来的温暖中,大家持续着源源不断的动能。队伍里十几位50多岁的护理人,忍着腰痛、吃着药品,坚持着天不亮跟随队伍外出采集,她们为90后的年轻人打了样。
20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青年突击队员们又出发了,临行前,他们齐喊口号:大连加油!庄河加油!附一加油!

暖,社区送来大草莓
工作量虽大,但当地百姓的配合度都很高。庄河新华社区为了感谢大医一院赴庄河核酸采集队员们的真诚付出、慰问她们的辛苦,专程驱车一小时到驻地为大家送草莓。新华社区的相关人员表示,大医一院采集团队特别用心,与社区工作人员配合非常默契,他们不知道如何感谢,便专程送些草莓让队员们改善一下。
牵挂,她们也有放不下的家人
大医一院赴庄河核酸采集队队员王楠,多次参加过支援医疗队,日日夜夜的战斗经历了许多不曾经历过的考验,这次她主动请缨坚决加入到大医一院赴庄河核酸采集队。在庄河紧张有序的抗疫,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无畏。穿着防护服,戴着隔离面罩,王楠说话声音很大,“因为有隔离面罩怕您听不清”,这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白衣天使,也有着自己的牵挂——“娃,这周过生日,不能跟他在一起吃蛋糕了”,她的声音带了轻轻的颤抖。
原来,此次王楠随队来到庄河后,家人居住的小区,因疫情发展的原因需要全部隔离,她的爱人外出担任志愿者,三年级的孩子只能每日跟姥姥在家里。孩子年龄小,日常生活、学习辅导还需要家长关照,家里老人年老体弱,一切都那么让人牵肠挂肚。但王楠自己悄悄把这一切藏了起来,白天外出采集核酸忙忙碌碌一整天,晚上回驻地就打开手机远程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在电话里天真殷切地询问她,今年生日能不能和妈妈一起吃个生日蛋糕?王楠含着眼泪回复孩子,等打败了病毒妖怪妈妈就回去跟你一起补蛋糕。“没关系,很快就胜利了,到时候我回去给孩子补过个生日,我先在庄河祝他生日快乐”!孩子,生日快乐!

11月6日正在上班,接到赴庄河的通知,已经连上七天班的王冬梅立即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不在家的日子里,女儿也迅速成长为得力的小助手,可以帮忙照顾家人了。“这次送生活必需品,老公和女儿给我买了筋膜枪,帮我解除疲劳,当我开箱看见他俩分别给我写的爱的信笺时,非常感动”。

队员王琪装上行装准备出发时,女儿哇哇大哭,“妈妈,我不让你去”。“我抱了抱她,‘这是妈妈的任务,这是妈妈的工作’。现在来到庄河两周了,每次和孩子视频,她都会给我打气,妈妈加油!”

去庄河抗疫的第三日,正值冬日换季之时,气温达到零下,加上对妈妈离家的不舍,队员姜艳儿子的哮喘病犯了。视频时他问:“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家呀?我都病了,我想你了。”
姜艳忍着泪告诉他,“妈妈就快回去了,你在家要好好吃药,好好做雾化,听爸爸的话。妈妈很爱你,但如果大家都不去抗击病毒,所有的人都会被打垮,所以妈妈一定要冲上前去。”
“懂事的孩子,每次视频都会为我加油,让我保护好自己,想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时,每次又眼泪巴巴的欲言又止了。我们以为,自己是孩子的依靠,但关键时刻,孩子才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大医一院赴庄河核酸采集队队员姜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职责所在,使命在身。
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
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稿件来源: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大医一院赴庄河核酸采集队员)
职责所在,使命在身。
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
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稿件来源: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大医一院赴庄河核酸采集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