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紧急安排
确保“家人”前方无恙
11月6日,大医一院10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核酸采集队出发奔赴庄河,没来得及携带御寒衣物和生活用品的他们,第二日便面临着气温骤降、强降雪等恶劣天气。然而,再冷的寒风、再艰苦的条件,有家人做后盾,队员们都能够克服。
在医院党委的统筹安排下,医院第一时间做好物资准备,工会迅速行动,于11月5日、6日、9日多次奔赴商场、超市等地紧急进行采购。医院多个职能部门也纷纷加入“打包大军”,按照采集点和派出人数来配备生活物资,并进行数量核准、转运装车,在雨雪交加的日子里确保外派队员无后顾之忧。大医一院庄河核酸采集队员们源源不断的收到了由医院工会、护理部、药学部、安全与后勤保障部、信息建设与病案管理部、设备及耗材管理部准备的医疗及生活保障物资,包括胃药、烫伤膏、充电宝、棉拖鞋、保暖衣物、暖贴、食品、水果、洗护用品等必备物资,车队先后3次派车运送物资,抵达后协助队员们搬运,保障了物资装备的不断档。直至11日,还有医院运送的物资抵达庄河。

是最大的支持
“白天忙起来,冷都感觉不到。但是到了晚上,真的是又冷又饿又累。”、“刚开始的时候,洗脸水都要省着用”、“自制了硬板床,这样还能缓解下腰疼”、“去往最远的金山村,有一次一个多小时才抵达目的地”……他们每日清晨6点出发开始工作,一直忙碌到夜幕降临,争分夺秒,手指冻僵了就抖一抖,赶紧再采下一位,连午饭的时间都要省下来。

腰部不适的队员们自制的硬板床

11月10日,在明阳街道工作的采集组凌晨3点接到上级临时通知,需要44名队员5点出发。时间就是命令,队员们立即起床进行准备,准时出发。


在奔赴下一个采集地点的公交车上,队员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疲惫的睡着了。小憩过后,他们调整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暖心与温情之下,坚守与努力之下,我们相信,疫情就如同这场风雪一样,终会雪霁天晴。
她说
2020年的时候我是大医一院的实习生当我得知带我的老师是援鄂老师时,我特别荣幸。我追着她问那时候的情况以及去的路上的心情。她的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她对我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2021年7月,我成为了大医一院的一名员工。11月6日,我收到了集合去庄河支援的通知 ,仅仅一个多小时,我和同事们就已经集合在了联合路院区大厅。我的微信里收到了很多老师朋友的关心 ,一种使命在我心中感油然而生,这一次我将成为自己敬佩的人。
在这次集合过程中,我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了我们医院的组织纪律以及充分准备的物资。医院在临行前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路上的吃的。正赶上庄河降温,带队的护士长以及主任一直担心我们,政府的物资也供应不断,水果、充电宝、棉服棉裤等等,我们的身后,永远有着坚实的力量。
抵达庄河后,我和三个老师组成了金山村小分队。金山村是鞍子山最北面的村庄,当晚我们到达采集地点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门口的灯被吹得摇摇欲坠,老乡们已经排好了长长的队伍。我们赶紧穿好防护服开始工作,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一点钟。
在采集过程中难免有些困难,但是绝大多数的老乡都会在采集后和我们说谢谢。这一声声谢谢抚慰了我们疼痛的身体。我们与志愿者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成功完成了一次两次三次的采集。
星光不问赶路人,我们将始终坚守,以大爱护佑健康,保卫家园!
——大医一院庄河核酸采集队员 张佳慧
(稿件来源: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赴庄河核酸采集队员、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