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特色医疗

大医一院运用Micra无导线起搏器再创奇迹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1-03-05
  • 本文被阅次数:3218
      起搏器诞生62年以来挽救了很多心动过缓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需要在皮下包埋起搏器和心腔内导线植入,起搏系统如果囊袋破溃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瘦小多病的老年患者,这个并发症会导致死亡。2013年诞生的无导线起搏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Micra无导线起搏器。该起搏器只有胶囊大小,无需植入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只要通过股静脉直接种植在心脏里,就可以工作了,植入后不需要用任何药物维护起搏器。科技革命带来了临床治疗的飞跃,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植入技术必须精准无误,因为患者的心跳就靠它了,一旦出现失误患者立即心跳停止。
      近日,大医一院心力衰竭与结构性心脏病科就接收了这样一位患者。87岁老年女性,消瘦状态,双肺结核空洞,体重不足100斤,40余天前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外院植入心脏起搏器,全部心跳都靠起搏器工作带动,不幸的是太瘦弱起搏器囊袋破溃感染,伴有淡黄色分泌物。分泌物培养明确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没有起搏系统患者活不了,有了这套起搏系统已经感染,如果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刘金秋教授的治疗团队立即抓紧时间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因为这样的患者感染不能及时控制,随时可能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患者的生存几率将极低。由于患者自身条件差再植入有导线起搏系统还是面临同样的感染问题,因此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刘金秋教授团队决定根据指南抗炎治疗1周后拔除原有起搏器系统并清创,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可是就在手术前的1天,患者出现了发热,体温39度,精神萎靡,神智淡漠。手术的风险立即升级,菌血症将会导致所有植入物都有了感染的风险,但不做手术患者会很快因为感染死亡。治疗组请姜一农主任会诊,根据现有临床情况,Micra无导线起搏器会最大限度避免感染风险,术中必须保证精准的植入没有意外,虽然各种风险爆棚但是还有希望,这确实是患者有生路的唯一选择,客观地和患者家属交代所有风险,家属非常信赖大医的团队,坚定地选择了与治疗组风险共担,拼一次。高连君主任以及刘金秋教授带领团队凭借多年的起搏植入经验及深厚的功底,成功地为她拔除了传统起搏器,并精准完美地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请心外科骆铁波教授亲自清创,术后患者原囊袋破溃处恢复良好,心跳再一次有规律不停歇地跳动了,6天后出院。

手术现场

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术后10天后原起搏器囊袋完全愈合
(稿件来源:心力衰竭与结构性心脏病 通讯员 吴宗磊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心力衰竭与结构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