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清晨,大医一院副院长尚东为队员们送行,感谢大家为战胜疫情在新年主动承担采集任务,强调务必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战友,保护好家庭。3日清晨,大医一院副院长刘晶在送行中代表院领导班子祝各位医护人员新年快乐,在强调防护的同时为队员们加油打气,2021年所有美好将如期而至。

1月2日,副院长尚东在采集队出发前讲话

1月3日,副院长刘晶在采集队出发前讲话

出发前合影
工作现场
金普新区的街区有些冷清,但每个人的心头都洋溢着暖意,这一股股暖流包裹着这座城市,让人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暖流1.新婚夫妻齐上阵
“古有上阵父子兵,今有抗疫夫妻档”。就在3日大医一院外采核酸的队伍中,出现了这么一对90后新婚小夫妻。丈夫冯永良是联合路院区手术室的一名男护士,曾在去年年初支援过武汉雷神山医院,有着一定的抗疫经验。而冯永良的妻子李晓晨,是冠心病一科的一名优秀护士,多次前往抗疫一线。就在前一天,二人再次不约而同的报名了第二天外采核酸工作。工作中他们相互鼓励,共同前行,用小爱彰显大爱,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了大医一院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俩双双表示:“在“火线”上夫妻很多,我们只是千万抗疫夫妻中最平凡的一对。但我为自己能够在抗疫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感到莫大的光荣与自豪”。
暖流2.你还记得那些印记么
脸上的压痕,湿透的后背,褶皱的双手......这些医护人员在疫情中的印记你还记得么?这个寒冬,这些印记又在医护人员的身上出现了。需要戴多久多紧的口罩脸上才能出现压痕;需要来来回回爬多少层楼梯,走多少条街道后背才会被汗水浸透;需要反反复复采集多少次样本,双手才会出现褶皱。那些印记里写满了医护人员的忙碌与辛苦。
暖流3.贴在门上的纸条
在这些已经封闭了很久的小区里,居民们已经习惯了一次次的核酸采样,可每一次他们依旧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感谢。在很多家住户的门上,我们发现了居民手写的纸条,“医护人员、志愿者辛苦啦!”“感谢为我们付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感恩有你们!”“白衣天使加油”......
暖流4. 社区工作人员的朋友圈
这次疫情让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成了更加亲密的战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有人在朋友圈里记录下了这一刻。光中街道的工作人员还收获了一个新偶像——龙泽南,他是大医一院的一名护士,他是在雷神山医院照顾90岁老人的90后代表,97年的他再次披上战袍站在大连的战场,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康。
对于每一个医护人员而言,当他们举起拳头郑重宣誓时,他们已不再奢求朝九晚五和节假日双休,因为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职业精神,人民的健康是他们的职业理想。请相信,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在勇往直前的奔跑着,有这样一群滨城百姓在全力以赴的配合着,必将胜利,所有的美好必将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