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开展“救在身边安全网”急救知识培训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5-08-25
  • 本文被阅次数:42

      生命之托,重于千钧。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占总人口的22%。众所周知,老年是心梗、脑卒中、癫痫和气道异物梗阻等高危疾病的多发期。在养老护理中,“第一时间”的反应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为筑牢老年人安全防线,近日,大医一院于金普新区颐景荟康养中心开展以“救在身边安全网”为主题的全方位急救知识培训,旨在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长者身边可靠的生命守护者。

      本次培训由大医一院麻醉三科(金普院区)副主任冯艳教授、神经内科韩丽丽教授、心内科李新生医生现场授课。各位专家结合实际场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地讲解了老年群体中高发的急症识别与处置原则。

      “生死时速”——冠心病的识别与急救

      李新生医生讲解了冠心病的识别症状、危险因素、急救措施和预防管理,让康养中心的工作人员能更好的识别“预警信号”,抓住黄金救治时间,更有能力、更有底气地去守护这些将晚年托付给他们的老年人。

      “黄金时间窗”——脑梗死的判断原则

      “正确守护”——癫痫发作的现场处置

      韩丽丽教授讲解了脑梗死相关知识,教会大家如何应用“FAST”原则,即通过脸歪、手垂、口齿不清等迅速判断脑卒中,以期在未来帮助养老院内相关患者抢占最宝贵的救治时间。随后,韩丽丽教授讲述了当长者出现癫痫发作时应如何处理,重点培训了员工如何防止长者咬伤、跌倒碰撞,并纠正了癫痫发作时“往嘴里塞东西”等常见误区。

      “生命的拥抱”——气道异物梗阻解救术(海姆立克法)

      “生命的节拍”——心肺复苏的要点

      老年人是噎食窒息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为此,冯艳教授针对卧床、坐立等不同体位的长者,分别为员工演示了标准化的急救手法。最后,冯艳教授认真讲解并示范了心肺复苏的全过程,从判断意识到呼救,从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到人工呼吸的有效性,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开机到除颤的全流程。AED作为心肺复苏的“救命神器”,员工们通过培训熟练掌握了开机、贴片、分析、除颤的全流程,消除了对设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本次针对康养中心员工的“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充满关爱的健康守护,将照亮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道路,让他们更安心、更有信心地享受晚年生活。未来,大医一院将持续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培训,将“救在身边”四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心筑起最有温度的安全港湾。

(稿件来源:金普院区医务部 李济然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金普院区医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