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教育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别等中招才后悔!生活中这些途径都有可能感染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5-03-24
  • 本文被阅次数:15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 “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旨在凝聚全社会各界共识,以科学防治和全民参与推动终结结核病的进程。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又称“白色瘟疫”或“痨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漫长的时间过去,结核病却并没有走远,人类至今仍饱受结核病的困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3年全球估计有1080万人罹患结核病,125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监测数据,与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组共同测算得出:我国2023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1万,发病率为52/10万,略低于2022年(53/10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占全球发病数的6.8%。我国的结核病死亡数估算为2.5万,死亡率为2.0/10万。估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为2.9万(占全球的7.3%),居第4位。

      二、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按照发病部位,结核病可分为两大类: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约80%的结核发生在肺、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即为肺结核。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以及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肺外结核可发生在除头发、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其症状可以根据发病的具体部位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而有各种不同表现。

      三、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有什么?‍

      空气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时,会将结核分枝杆菌散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接触传播是肺结核传播的另一途径。肺结核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有可能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因此,健康人如果与肺结核患者共同用餐,则有可能被感染。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的免疫力足以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但血糖高、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不良、吸烟等都会增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

      四、如何筛查肺结核?

      当密切接触结核患者后或有疑似结核症状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主要包括:询问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胸部X光片检查和结核皮试,即TST检测(TB Skin Test),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和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 (EC),如PPD或EC禁忌,可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替代。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结果判定:注射后72h(48h~96h)检查反应,以皮肤硬结平均直径为准。

      阴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者;

      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者;

      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mm,<10mm者;

      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mm,<15mm者;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EC结果判定:注射后48h~72h检查反应,以皮肤红晕或硬结平均直径为准。

      阴性反应(-):红晕或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

      阳性反应(+):红晕或硬结平均直径≥5mm者;

      强阳性: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

      注意:有卡介苗接种史者,PPD皮试硬结直径≥10mm者;EC皮肤试验或IGRA试验阳性者视为结核潜伏感染,可进一步行胸部X线检查排除肺结核。

      五、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

      通过结核筛查发现的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患者或者确诊的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通常服用1-2种抗结核药物,疗程至少为3-6个月。特别提醒大家:传染病的诊疗需在专门的结核病定点医院或定点门诊,也就是结核病院进行诊治,普通医院和社区的门诊是不接收传染病患者的。所有的肺结核患者用药治疗都要遵从“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这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化疗原则,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的“十字方针”。

      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后,患者可出现长期咳嗽(持续两周以上并伴有血丝)、胸痛、虚弱无力、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盗汗等症状,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或停经。当出现相关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到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一般使用四种左右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疗程一般为4-6个月。

      六、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尽管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做好结核病的预防是重中之重。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要避免与这类患者在不通风的密闭环境中长时间共处。与结核病患者接触时,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若出现长期咳嗽、发烧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适龄阶段接种卡介苗、经常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