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医院大会暨行业自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急救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一院)分别牵头编制的中国医院协会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十一批共4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历时三年,11位专家大咖集体智慧的结晶
记者从大医一院了解到,《医疗技术管理标准》作为此次发布的4项团体标准分册之一,其编制过程得到了多位医疗领域院士及专家学者们的指导与帮助。
2021年,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顾晓松院士的支持和指导下,组建了由顾晓松院士、王振常院士、苏国辉院士、刘晶教授等分别来自大医一院、南通大学、天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暨南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的11位专家组成的标准编写团队,并由大医一院作为牵头单位,刘晶教授担任第一执笔人。
该标准编制历时三年,期间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和全国30余家医院的意见征集,于今年5月完成最终修订。
医疗技术管理,直接关系百姓的健康权益
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更关心的是医院的技术水平,其实,医疗质量水平与技术能力是各大医院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翼,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两者是否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医疗技术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直接相关,医疗技术不规范的临床应用甚至滥用,会造成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地引导、管理与开展医疗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医疗技术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让医疗技术的开展和提升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切实保护百姓的健康权益。
内容全面实用,助推全国医院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医一院牵头制定的《医疗技术管理标准》,详细阐述了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准入管理、应用管理和运行保障,明确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各关键要素,为我国医院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了参考。
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医疗技术应用,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的全程管理转变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提升创新医疗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刘晶教授表示,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在中国医院协会的指导下,按照各级卫健委的要求,在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紧扣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心任务与重点工作,紧贴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最终让广大百姓从中获益。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lspL8-EJUyyeIOUSeZYXA